▣ 出口市场持续扩容,区域品牌加速“出海”
2025年一季度,台州水产品出口额达3.1亿元,同比增长29.1%,覆盖欧盟、东盟等20个国家和地区。龙头企业通过创新产品线打开国际市场,如浙江某水产研发的鲜虾饼、袋装海鲜配菜等新产品试销首周即获超10万美元订单。特色品种“三门青蟹”“缢蛏”等被纳入专项出口计划,推动“台州鲜甜”品牌全球化布局。
▣ 加工技术革新提升产业附加值
“海上即时加工”模式成为行业亮点,鲜虾从捕捞到成品包装仅需28分钟,最大限度保留鲜度。玉环市某企业依托该技术实现一季度出口额3862.4万元,同比激增138.7%。同时,温岭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通过24小时运营和冷链物流体系,确保生猛海鲜6小时内覆盖全国市场。
▣ 金融与电商双轮驱动产业升级
台州银行推出“渔老大”专项贷款,累计为731户渔业从业者提供2.28亿元资金支持设备升级。电商领域,“东海云舱”超低温冷库2024年投入使用后,助力船冻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,推动温岭海鲜供应链标准化进程。
▣ 生态修复成效激活海洋资源
温岭石塘海域近期观测到大规模海豚群游现象,印证休渔政策对海洋生态的修复效果。近海渔业资源恢复带动捕捞量提升,石塘镇年水产品总量达30万吨,稳居华东渔业核心产区。
▣ 政策护航打通贸易壁垒
台州海关实施“全周期质量监控体系”和“7×24小时”预约查验机制,鲜活水产品通关时效缩短至1分钟。电子证书签发、原产地证自助打印等数字化服务进一步降低企业出口成本。
▣ 未来趋势:从粗放捕捞到全链整合
行业正向精深加工与品牌化转型,如兴旺水产青占鱼罐头出口量同比增长20%-30%,新增中东、非洲等市场。温岭计划通过“一品一策”精准匹配国际市场,预计2025年特色海产品出口额将再增50%。